专用设备行业可控核聚变深度之四:HELION的启示-技术路线的和商业化演进

2025-07-20 00:03 来源:未知
字体:【
  磁惯性混合约束MIF 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聚变路线。磁惯性混合约束是一种结合了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综合优势的路线,其最大优势在于避开了托卡马克和激光聚变的极端成本陷阱,同时可以直接通过聚变产生的磁场变化产生电能,能量效率更高,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更有商业化潜力的“折中方案”;燃料选择上,氘-氦3 反应是MIF 路线的主流研究方向,相比传统氘氚反应方案,氘-氦3 反应能量释放效率更高且可以实现无中子反应,有望解决目前托卡马克装置面临的产业化难点。  Helion Energy 技术领先,产业化节奏加快。美国Helion Energy 是全球FRC 路线中进展较快的公司,根据公司官网,Helion 已经推出并测试了六代原型机,验证了技术可行性,第七代原型机Polaris 已经开始建设,目标直接实现核聚变发电演示;商业化方面,Helion Energy 在2023 年已经与微软正式签署每年50MW 的购电协议,计划于2028 年部署商业化发电站并发电;2023 年9 月公司与北美钢铁生产商Nucor公司宣布达成协议,将为其开发一座500MW 的核聚变发电厂。整体来看,Helion 的产业化节奏较为领先,从时间表来看,是全球商业化最快的公司之一。  国内初创公司纷纷入局,处于加速追赶阶段。瀚海聚能、星能玄光等初创公司相继成立对标Helion,展开FRC 路线的探索,创始团队多来自于我国核聚变学术前沿研究领域。根据瀚海聚能官方公众号,目前正建设HHMAX-901 实验装置;根据合肥产投官方公众号,星能玄光则采用传统单边形成和磁镜捕获方案,Xeonova-1 实验装置已经建设完成,计划在2035 年建成200MW 聚变能电站;诺瓦聚变成立时间稍晚,目前在招兵买马阶段。  投资建议。磁体系统为可控核聚变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且价值量占比较高,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包括从事低温超导磁材的西部超导以及高温超导的联创光电、永鼎股份(东部超导)、精达股份(参股上海超导);Z箍缩-裂变混合堆与磁惯性约束关注开关与电容类公司,包括旭光电子、国力股份、国光电气以及王子新材,其他关注从事偏滤器、包层系统等的安泰科技,以及真空室部件的合锻智能,拥有核聚变子公司的应流股份,以及航天晨光、久立特材等。其余可关注属于核电产业链的景业智能、江苏神通、中核科技、佳电股份、纽威股份、海陆重工等。  风险提示。核聚变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核聚变技术路线不确定;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贺